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
他山之石 > 诊改知识问答
他山之石
诊改知识问答
发布时间:2023-07-09 20:17:35
作者:
1. 诊改制度建设的目的是什么?
答:提升学校内部治理能力,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2. 诊改工作方针是什么?
答:16字方针:需求导向、自我保证、多元诊断、重在改进。
3. 诊改工作目的是什么?
答:履行主体责任,激发内生动力,促进内涵发展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4. 诊改制度建设的三个过程是什么?
答:事前制定目标标准、事中进行监测预警、事后开展诊断改进。
5. 诊改制度建设要实现哪五个转变?
答:一是变管理为治理,二是变被动为主动,三是变零散为系统,四是变主观为客观,五是变一时为日常。
6. 诊改与评估有什么区别?
答:主体不同:从第三方转向自身(自定目标、标准);
目的不同:从证明变为改进(监测预警、诊断改进)。
7. 诊改工作重点做好哪三件事?
答: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、提高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、提升质量文化。
8. 诊改预期效果有哪些?
答:改变学校的治理形态、教学形态、办学形态,形成学校自身的“免疫与修复”系统。
9. 诊改落实那“三全”保证?
答:落实“全员”参与,实现“全过程”覆盖,形成“全方位”联动。
10.诊改工作对教师有什么好处?
答:明确教师个人职业规划,激发教师自我发展内生动力,帮助教师实现职业发展目标。
11:诊改工作对学校内部治理有什么好处?
答:促进学校办学目标达成度提高,提升学校治理水平。
12.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基本架构是什么?
答:“55821”即:五纵五横、“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”、双引擎、一平台(智能化信息平台)。
13. “五纵”指什么?
答:决策指挥、质量生成、资源建设、支持服务、监督控制。
14:“五横”指什么?
答:学校、专业、课程、教师、学生。
15.学校五层面(“五横”)质量主体是什么?
答:学校层面:校级领导、管理部门;
专业层面:专业团队;
课程层面:课程团队;
教师层面:教师个人;
学生层面:学生个人。
16. 诊改基本单元指什么?
答:即“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”,实现阶段改进与常态纠偏。
17.“8 字型质量改进螺旋”中大循环和小循环分别指什么?
答:大循环:依据目标(起点),制定标准,设计行动方案,组织实施,全程进行自我诊断,不断找到差距,通过激励、学习及创新,改进提升,建立更高一层的发展目标。即:目标→标准→设计→组织→实施→诊断→激励→学习→创新→改进→目标。
小循环:在实施工作的过程中,通过外部监测,进行数据分析,随时发现问题,及时发布预警,督促相关部门、人员采取切实措施,改进行动方案。即:实施→监测→预警→改进→设计→组织→实施。
18.“双引擎”是什么?
答:一是质量文化,二是自我激励和考核激励机制。
19.智能化信息平台对诊改有什么作用?
答:平台是诊改的基础和支撑,没有完善系统的智能化信息平台,诊改无法实施。
20.诊改的逻辑起点是什么?
答:打造“两链”,即“目标链”和“标准链”。
21.什么是目标链和标准链?
答:目标链:依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及其分项规划、子规划,由学校总体发展目标、各部门(岗位)工作目标、专业建设目标、课程建设目标、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等构成的自上而下、层级分明、内容关联的目标体系。
标准链:依据目标链,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(人才培养)标准、专业建设标准、课程建设标准、师资队伍建设标准、学生工作标准等构成的内容关联、相对独立的标准体系。
22.诊改要营造怎样的质量文化氛围?构建怎样的大学质量文化?
答:诊改要营造“时时、处处、事事”为质量负责,营造“人人重视质量、人人创造质量、人人享受质量”的质量文化氛围。构建自觉、自省、自律、自查、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。
上一条:袁洪志: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质量精细监测
下一条:诊改复核知识问答
【关闭】